《海南师范大学报》
出版时间:2016-09-15
字体:
放大 缩小 默认

大学里有丰富多样的学生组织和社团,众多的选择往往会让刚进入大学的很多人无所适从,想认识更多人,想更多地锻炼自己,想体验新事物……带着这样那样的想法,很多人开始迷茫,不知如何是好,就跟着一群人进行各式各样的学生组织和社团的面试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其中的酸甜苦辣却只有自己知道。然而,有着坚定信念,能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的人才不会辜负时光,周维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。

周维:志在青协,不负初心

尝试需有度


作者:■本报记者:陈晶


▲周维


  周维,我校法学院大三学生,与很多刚进大学的学生一样,自认为性格内向的周维也在面对众多社团和学生组织时感到迷茫,但在看到学院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招新后,因为喜欢青协的活动,就一心奔着青协去了,一呆就是两年。现在,上大三的他留在了校青协,即将与青协结下三年之缘。在他眼中,在青协里的自己有着多重身份,排在首位的就是一名志愿者:会参与到很多的志愿活动中去,传递一种善意。其次是一名活动的组织者:需要协调志愿者的工作,和志愿基地负责人沟通,应对突发情况。这些都能锻炼他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。再次是一名学生干部 :需要认真细致的态度,学会怎样与人相处。至于为什么一直坚持,“青协待久了,就会产生感情”,正如他所说,这一切源于对青协的热爱,忠于时间所酝酿出来的对青协的那份感情。与搭档和整个团队一起努力工作、熬夜的日子让他很感动,他也很珍惜同伴之间那份真挚的友谊。
上了大学很多人参加志愿活动是图个新鲜,坚持下来的很少,周维坚持下来了。他在这个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留守儿童和自闭症儿童,提起他常陪伴的一个大班的患有自闭症的孩子,他就不由地觉得心酸。那个孩子很可爱也很聪明,但是自闭症儿童有自己的世界,学一句与人交流的话需要重复多遍。自闭症儿童父母最大心愿就是能比自己的孩子多活一天,这样的情景怎能不令人心酸。而与留守儿童的接触源于一所贫困的小学,据他回忆,那里每个班级都只有10名学生,不到十岁的他们穿得很破旧,还每天自己骑自行车去上课,没有更多物质上的帮助,他们这些志愿者能给那些孩子的只有陪伴,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每段时光都让他很感动。志在青协的他,收获了真挚的友情,懂得了什么是爱心,也让自己得到了成长,没有辜负自己在这个组织的时光。他希望大家能多参加志愿活动,很多活动只有真正参与了,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。就像周维自己,那些留守儿童与自闭症儿童,以及在志愿活动中所遇到的人与事都会是他美好珍贵的回忆。
在大学里,兼顾多个组织的大有人在,周维也是其中之一———既是青协的一员,还是班里的团支书和微博协会的运营小编。兼顾多方任务,压力和强度可想而知,他坦承会有压力,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事,他自己也没有细想原因,可能是对自己坚持做的事情容易产生感情,就像他说的,他最爱的还是青协。在压力很大又很累的时候,想着忙完了就轻松了,尽管结果是忙完这一段又开始忙下一段,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。“回想起来,其实也没什么,毕竟是自己的选择”,坚持自己的选择,是他的态度。不过,他也建议无法很好地兼顾多方任务的同学不要过多尝试,要不然很容易忙不过来,而对自己的选择,最好能坚持到底。在组织和社团的选择上,他建议新生不要随大流,而是要先了解清楚,选择适合自己,自己也喜欢的,然后坚持下来。
  在大学里,选择更加丰富,却更容易让人迷失方向,选择在哪个社团或是组织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也是如此。很多人在众多组织中忙忙碌碌却还是迷茫,倒不如坚定自己心中所爱,坚定地走下去。

海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 本期已有2620次访问,全刊已有1306167次访问